![]() 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锚杆钻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盒,两个所述套盒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钻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C形盒,所述C形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C形板,所述C形盒的内部插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动锚杆钻机主体,所述气动锚杆钻机主体的背面铰接有操作臂。该实用新型,可对气动锚杆钻机打眼时为其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减少其发生晃动现象,同时在气动锚杆钻机使用完毕后,可对气动锚杆钻机与支护装置进行拆卸,从而便于转运。 公开号:CN214330540U 申请号:CN202120316531.7U 申请日:2021-02-0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闫胜文;李明宇;王爱博;崔云龙;万家国 申请人:Fushun Hanking Aoniu Mining Industry Co ltd; IPC主号:E21B15-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锚杆钻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 [n0002] 气动锚杆钻机是煤矿用巷道锚杆支护设备,在改善支护效果、降低成本、加快成巷速度、减少辅助运输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巷道断面利用率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优越性。 [n0003] 现有的气动锚杆钻机在使用过程中需用手扶住钻杆,进行定位打眼,容易造成气动锚杆钻机钻杆跑偏或者打滑无法进行定位打眼,同时用手扶钻杆还会威胁操作人员生命安全,为保证使用者安全,市面上推出了部分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而此类装置大多为固定式,使气动锚杆钻机体积大增,使用完毕后不便于拆卸转运,同时现有的支护装置,在气动锚杆钻机运动过程中可保持稳定,但在打眼时稳定性一般,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n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具备可对气动锚杆钻机打眼时为其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减少其发生晃动现象,同时在气动锚杆钻机使用完毕后,可对气动锚杆钻机与支护装置进行拆卸,从而便于转运等优点,解决了而此类装置大多为固定式,使气动锚杆钻机体积大增,使用完毕后不便于拆卸转运,同时现有的支护装置,在气动锚杆钻机运动过程中可保持稳定,但在打眼时稳定性一般的问题。 [n0006] (二)技术方案 [n0007] 为实现上述可对气动锚杆钻机打眼时为其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减少其发生晃动现象,同时在气动锚杆钻机使用完毕后,可对气动锚杆钻机与支护装置进行拆卸,从而便于转运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盒,两个所述套盒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钻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C形盒,所述C形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C形板,所述C形盒的内部插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动锚杆钻机主体,所述气动锚杆钻机主体的背面铰接有操作臂,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至两个滑动板的内部,所述气动锚杆钻机主体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带动件,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压板。 [n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气动锚杆钻机主体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通槽的底部。 [n0009] 优选的,所述顶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 [n0010] 优选的,所述带动件包括螺纹杆、固定板与把套,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至支撑板的顶部,两个所述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并螺纹连接至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侧,两个所述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并转动连接至两个压板的内部,两个所述把套分别转动连接至两个螺纹杆的外侧。 [n0011]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至两个安装槽的内部。 [n0012] (三)有益效果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4] 1、该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通过底板的设置,为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当需要使用气动锚杆钻机主体时,可将气动锚杆钻机主体抬起,随后沿支撑板正面放入,此时气动锚杆钻机主体底端的固定座将位于C形盒的内部,随后使用者将C形板拨动,随后在利用带动件将两个压板推动,从而分别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的中部与底部进行固定,随后使用者可利用操作臂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进行操控,利用两个套盒的设置,便于两个滑动板运动,利用顶板内部的钻孔便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的气动钻头,当气动锚杆钻机主体向上运动时,支撑板将带动两个滑动板向上运动,当将顶板运动至与打眼区域接触时,两个弹簧将逐渐被压缩,此时顶板将固定不动,支撑板将继续向上运动,从而当气动锚杆钻机主体越向上运动,随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的气动钻头将穿过钻孔,随后可进行打眼工作,当打眼工作完成后,可使用者可利用操作臂将气动锚杆钻机主体运动至原位,随后利用两个带动件将两个压板运动至原位,随后将C形板拨动至原位,随后可将支护装置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分离转运。 [n0015] 2、该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通过通槽的设置,便于在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安装时将其放入支撑板的内部。 [n0016] 3、该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通过四个防滑块的设置,便于在顶板与欲打眼区域接触时,减少发生滑动现象,保证支护效果。 [n0017] 4、该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通过带动件的设置,使用可握持两个把套进行转动,从而使两个螺纹杆在两个固定板的内部缓慢向相对的一侧运动,随后直至两个压板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压紧接触。 [n0018] 5、该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通过两个安装槽的设置,便于为两个弹簧提供安装空间,同时便于支撑板在两个滑动板的内部滑动。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C形盒与C形板结构正面立体示意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与通槽结构正面立体示意图; [n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n0023] 图中标号说明: [n0024] 1、底板;2、套盒;3、滑动板;301、安装槽;4、顶板;5、钻孔;6、C形盒;7、C形板;8、固定座;9、气动锚杆钻机主体;10、操作臂;11、弹簧;12、支撑板;1201、通槽;13、带动件;1301、螺纹杆;1302、固定板;1303、把套;14、压板;15、防滑块。 [n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6] 请参阅图1-4,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盒2,两个套盒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两个滑动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顶板4,顶板4的内部开设有钻孔5,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C形盒6,C形盒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C形板7,C形盒6的内部插接有固定座8,固定座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背面铰接有操作臂10,两个滑动板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两个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至两个滑动板3的内部,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12的底部,支撑板1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带动件13,支撑板1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压板14,通过底板1的设置,为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当需要使用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时,可将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抬起,随后沿支撑板12正面放入,此时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底端的固定座8将位于C形盒6的内部,随后使用者将C形板7拨动,随后在利用带动件13将两个压板14推动,从而分别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中部与底部进行固定,随后使用者可利用操作臂10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进行操控,利用两个套盒2的设置,便于两个滑动板3运动,利用顶板4内部的钻孔5便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气动钻头,当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向上运动时,支撑板12将带动两个滑动板3向上运动,当将顶板4运动至与打眼区域接触时,两个弹簧11将逐渐被压缩,此时顶板4将固定不动,支撑板12将继续向上运动,从而当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越向上运动,随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气动钻头将穿过钻孔5,随后可进行打眼工作,当打眼工作完成后,可使用者可利用操作臂10将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运动至原位,随后利用两个带动件13将两个压板14运动至原位,随后将C形板7拨动至原位,随后可将支护装置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分离转运。 [n0027] 进一步的,支撑板12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201,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通槽1201的底部,通过通槽1201的设置,便于在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安装时将其放入支撑板12的内部。 [n0028] 进一步的,顶板4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5,通过四个防滑块15的设置,便于在顶板4与欲打眼区域接触时,减少发生滑动现象,保证支护效果。 [n0029] 进一步的,带动件13包括螺纹杆1301、固定板1302与把套1303,两个固定板1302均固定连接至支撑板12的顶部,两个螺纹杆1301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并螺纹连接至两个固定板1302相对的一侧,两个螺纹杆1301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并转动连接至两个压板14的内部,两个把套1303分别转动连接至两个螺纹杆1301的外侧,通过带动件13的设置,使用可握持两个把套1303进行转动,从而使两个螺纹杆1301在两个固定板1302的内部缓慢向相对的一侧运动,随后直至两个压板14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压紧接触。 [n0030] 进一步的,两个滑动板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301,两个弹簧11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安装槽301的内部,支撑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至两个安装槽301的内部,通过两个安装槽301的设置,便于为两个弹簧11提供安装空间,同时便于支撑板12在两个滑动板3的内部滑动。 [n003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各设备均为市场常见设备,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求选择,且各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均属于简单的串联、并联连接电路,在电路连接这一块并不存在创新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n0032] 工作原理:通过底板1的设置,为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当需要使用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时,可将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抬起,随后沿支撑板12正面放入,利用通槽1201的设置,便于在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安装时将其放入支撑板12的内部,此时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底端的固定座8将位于C形盒6的内部,随后使用者将C形板7拨动,随后在利用带动件13将两个压板14推动,通过带动件13的设置,使用可握持两个把套1303进行转动,从而使两个螺纹杆1301在两个固定板1302的内部缓慢向相对的一侧运动,随后直至两个压板14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压紧接触,从而分别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中部与底部进行固定,随后使用者可利用操作臂10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进行操控,利用两个套盒2的设置,便于两个滑动板3运动,利用顶板4内部的钻孔5便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气动钻头,当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向上运动时,支撑板12将带动两个滑动板3向上运动,当将顶板4运动至与打眼区域接触时,两个弹簧11将逐渐被压缩,此时顶板4将固定不动,通过四个防滑块15的设置,便于在顶板4与欲打眼区域接触时,减少发生滑动现象,保证支护效果,随后支撑板12将继续向上运动,从而当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越向上运动,随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气动钻头将穿过钻孔5,随后可进行打眼工作,当打眼工作完成后,可使用者可利用操作臂10将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运动至原位,随后利用两个带动件13将两个压板14运动至原位,随后将C形板7拨动至原位,随后可将支护装置与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分离转运,整个装置,可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打眼时为其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减少其发生晃动现象,同时在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使用完毕后,可对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与支护装置进行拆卸,从而便于转运。 [n003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n003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盒(2),两个所述套盒(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两个所述滑动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顶板(4),所述顶板(4)的内部开设有钻孔(5),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C形盒(6),所述C形盒(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C形板(7),所述C形盒(6)的内部插接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所述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背面铰接有操作臂(10),两个所述滑动板(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两个所述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至两个滑动板(3)的内部,所述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12)的底部,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带动件(13),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压板(14)。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201),所述气动锚杆钻机主体(9)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通槽(1201)的底部。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5)。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件(13)包括螺纹杆(1301)、固定板(1302)与把套(1303),两个所述固定板(1302)均固定连接至支撑板(12)的顶部,两个所述螺纹杆(1301)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并螺纹连接至两个固定板(1302)相对的一侧,两个所述螺纹杆(1301)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并转动连接至两个压板(14)的内部,两个所述把套(1303)分别转动连接至两个螺纹杆(1301)的外侧。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板(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301),两个所述弹簧(11)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安装槽(301)的内部,所述支撑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至两个安装槽(301)的内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5459217B|2018-09-25|一种用于装饰木板的钻孔装置 CN214330540U|2021-10-01|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 CN210827967U|2020-06-23|玻璃幕墙固定结构 CN112049569A|2020-12-08|一种稳定性高的道路及建筑勘探用钻机 CN108672769B|2020-01-03|一种作用在光滑平面的手电钻架 CN212019504U|2020-11-27|一种建筑用的电钻支撑架 CN214046562U|2021-08-27|一种园林施工用松土装置 CN212563296U|2021-02-19|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支撑装置 CN212159146U|2020-12-15|一种建筑工程桩基质量检测取样装置 CN214145353U|2021-09-07|一种煤矿矿业钻探机械 CN213869705U|2021-08-03|一种便于使用的天然气开采用挖坑装置 CN110733142B|2021-11-23|一种石材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11220548U|2020-08-11|一种基于室内用的多规格通用式扶钉器 CN212201890U|2020-12-22|一种便于调节方位的煤矿钻机 CN207859004U|2018-09-14|一种用于木板开料钻孔的固定装置 CN214087259U|2021-08-31|一种带有定向胶轮的竖井升降机 CN112459063A|2021-03-09|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桩装置 CN213030054U|2021-04-23|一种新型民用建筑设计用绘图工具箱 CN214826940U|2021-11-23|Pc构件板翻转设备 CN212898307U|2021-04-06|一种新型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装置 CN210500202U|2020-05-12|一种工程造价用工具箱 CN210099402U|2020-02-21|一种可实现汽车外装饰框翻转装入工装 CN214118178U|2021-09-03|一种新型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装置 CN207359912U|2018-05-15|一种财务管理票据装订装置 CN212003050U|2020-11-24|一种岩土工程施工用钻探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16531.7U|CN214330540U|2021-02-03|2021-02-03|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CN202120316531.7U| CN214330540U|2021-02-03|2021-02-03|一种矿山用气动锚杆钻机的组合支护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